- C20250044's blog
TMO二试
- 2025-9-29 13:41:38 @
第一届 TMO 二试
时间:180分钟
总分:220分
-
( 分) 是否存在正无理数 , 使得对于所有正整数 , $3\lfloor\dfrac{a^n}{3b}\rfloor-\lfloor\dfrac{a^n}{b}\rfloor=0$? 若存在, 给出一组这样的 ;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
( 分) 求所有的正整数组 使得 且 .
-
( 分) 给定正整数 , 是 次实系数多项式, 满足 , 求 的最大值.
-
( 分) 在三角形 中, 内切圆在 上的切点为 , 分别为 中点, 为 关于 的对称点, 为 关于 的对称点, 为 关于 的对称点. 证明: 有一个公共点.
请考生将图作于答题卡上.
- ( 分) 维空间中有 个点 . 在这些点之间连边构成图 , 其中 和 连边, 当且仅当存在唯一的 , 使得 , 且 . 求最大的整数 , 使得对于任意 的生成树 , 中都有一条长为 的路径.
注:两个点 之间的路径是指一个节点序列 使得 两两不同且 与 有连边, 此时称 为这条路径的长度; 的一棵生成树是指从 中选出一些边, 使得通过这些边,任意两个点之间存在唯一的路径.
解答:
-
答案: 存在.
解析: 构造如下: 取,,.
令为方程 的两根. 二阶线性递推数列${\{x_n}\}_{(n\in{N})} :x_0=x_1=1,x_{n+2}=kx_{n+1}-x_{n}\ (n\in{N)}$.有通项公式: 故$A=\frac{x_1-\beta{x_0}}{\alpha-\beta}>0, B=\frac{\alpha{x_0}-x_1}{\alpha-\beta}>0$.
由知: 使得: 对. 故对$\forall n\in{N},\lfloor\ A\alpha^{n+M} \rfloor=x_{n+M}-1$
令, $b=\dfrac{1}{A\alpha^M}(若\dfrac{1}{A\alpha^M}为有理数,则取M'=M+1,令b=\dfrac{1}{A\alpha^{M'}})$.
注意到: $3\lfloor\dfrac{a^n}{3b}\rfloor-\lfloor\dfrac{a^n}{b}\rfloor =\{\dfrac{a^n}{b}\}-3\{\dfrac{a^n}{3b}\}\in\ (-3,1),且3\lfloor\dfrac{a^n}{3b}\rfloor-\lfloor\dfrac{a^n}{b}\rfloor\in{Z}$ .故 $3\lfloor\dfrac{a^{n}}{3b}\rfloor-\lfloor\dfrac{a^{n}}{b}\rfloor=-r_3(\lfloor\dfrac{a^{n}}{b}\rfloor)=-r_3(\lfloor\ A\alpha^{n+M}\rfloor)=-r_3(x_{n+M}-1)$.(这里). 归纳易知: .于是
故原命题成立!
点评: 本题是中等偏困难的代数题.难点在于猜对答案,在猜出答案后构造思路极为清晰,利用二阶线性递推数列通项能很好地计算取整.作为第一题而言是极为困难并且搞心态的!
-
答案:
解析: 设,则: .故互素.
又. 故.
设,由 下证: 时,上述二次方程无正整数解
若有解,取使得:最小的解. 若,则: , 得到, 矛盾!
不妨设. 设为方程的另一根,由韦达定理:. 故.
由最小性知: , 于是$ky_0=x_0+t\leqslant2t, 所以t\geqslant\dfrac{ky_0}{2}\geqslant2y_0$.
故.矛盾! 故, 所以,
于是得到: $0\equiv\ y^2+y+2\equiv3y-2+y+2=4y\ (mod\ x-1),又4y^2+4y+8\equiv0\ (mod\ x-1)$, 故.
.
.
.
.
检验知: 上述四解均符合条件.
综上:
点评: 本题是简单的数论题.前两个整除式极其套路,是很标准的无穷递降法,考验基本功.最后一个整除式实际上使得题目更加简单,仅靠前两个整除式能解出所有解为, 但本身难度已经超出本题。
3.答案: .
解析: 取 $P_0(x)=1,P_1(x)=-4x+3,P_{n+2}(x)=2(1-2x)P_{n+1}(x)-P_n(x)$. 则 , $P_n(sin^2\theta)=\dfrac{\sin(2n+1)\theta}{\sin\theta}(\theta\in(0,\dfrac{\pi}{2}])$.
另一方面, 对所有满足题意的 , 取 $x_k=\sin^2\dfrac{(2k+1)\pi}{2(2n+1)}(k=0,1,\cdots,n)$,于是, 有 , , 即 .
由拉格朗日插值, $P(0)=\sum\limits_{k=0}^nP(x_k)\prod\limits_{j\ne k}\dfrac{0-x_j}{x_k-x_j}\le\sum\limits_{k=0}^n|P(x_k)|\prod\limits_{j\ne k}\dfrac{x_j}{|x_k-x_j|}\le\sum\limits_{k=0}^n(-1)^kP_n(x_k)\prod\limits_{j\ne k}\dfrac{x_j}{|x_k-x_j|}=\sum\limits_{k=0}^nP_n(x_k)\prod\limits_{j\ne k}\dfrac{0-x_j}{x_k-x_j}=P_n(0)$.
综上, 的最大值为 .
点评: 本题是较困难的代数题.思路是找到个取等的点后使用拉格朗日插值将多项式求出,在带入进行放缩,答案的多项式是难以猜到的,不同于较为熟知的切比雪夫多项式,本题的取等是在处取等,猜到取等是困难的一步!
4.解析:由费尔巴哈定理:九点圆与内切圆切于一点,即与切于一点.(不知道怎么把图放上来,这里本人画的图是>>的锐角三角形.)
设外心与内心分别为,,关于对称点为.下证:,于是与会是相似对应点.
设在上的投影为,在上投影为,直线与交于另一点.
因为与切于,为的一条弦且切.故为中点.
$\angle{XJD}=\angle{KJD}=\frac{1}{2}\angle{KJX}=\frac{1}{2}\angle{KMX}=\frac{1}{2}(\angle{KMC}-\angle{CMX})=\frac{1}{2}(\angle{BAC}-2(\dfrac{\pi}{2}-\angle{BCA}))=\frac{1}{2}(\angle{ACB}-\angle{ABC})=\angle{OAI}=\angle{IAX}$.
由得:$\dfrac{JD}{JK}=\dfrac{XD}{XL}=\dfrac{IY}{XL}=\dfrac{AI\sin\angle{IAX}}{AO\sin\angle{XJL}}=\dfrac{AI}{AO}$.(这里用到了九点圆直径等于外接圆半径.)
故,与为相似对应点.
同理:$\bigtriangleup{JME}(Q)\sim\bigtriangleup{BOI}(I'),\bigtriangleup{JNF}(R)\sim\bigtriangleup{COI}(I')$.
所以$\angle{JPK}=\angle{AI'O},\angle{JQM}=\angle{BI'O},\angle{JRN}=\angle{CI'O}$.
设旁心三角形为.
注意到:为垂心,为九点圆圆心.于是为外心.故为关于的垂足三角形.
故共圆,共圆,共圆.
故$\angle{JPR}=\angle{RPC}-\angle{JPC}=\angle{BI'R}-\angle{AI'O}=\angle{BI'O}-\angle{AI'R}=\angle{JQC}-\angle{RQC}=\angle{JQR}$
故四点共圆. 得证!
点评:本题是困难的几何题.九点圆和内切圆同时出现,使用费尔巴哈定理是自然的.之后难点在于发现关键的相似,从而自然的想到把的相似对应点作出,再注意到是一个性质极好的点,从而几乎可将所有角倒到上,后面就是轻松的倒角步骤.当然,如果学习过垂极点理论,那么证明中的关键相似和费尔巴哈定理则是不必要的过程,只需观察到为垂足圆即可.关于费尔巴哈定理和垂极点的证明及性质,可以参考《近代欧氏几何学》.
5.答案: $L(n,m)=\begin{cases}n(m-1)&,2\nmid m\\nm-1&,2\mid m\end{cases}$
解析: 设 $D((a_1,a_2,\cdots,a_n),(b_1,b_2,\cdots,b_n))=\sum_{i=1}^n|a_i-b_i|$, 则 .
对于在 中任意两个连边的点 , . 从而对于任意两个点 与它们之间的路径 ,都有 .
若 , 考虑两个点 , 它们在 中的路径的长度 . 故 中有一条长为 的路径.
可构造 ,其中 连边当且仅当存在 使得 (我们认为 恒成立), , 且 . 对 归纳证明, 中的路径长度不会超过 , 从而 .
时平凡. 下设 , 时的情况成立. 对于两个点 , 若 , 由归纳假设知它们之间的路径长度 ; 若 , 则它们的路径必然经过 $u'=(\dfrac{m+1}{2},\dfrac{m+1}{2},\cdots,\dfrac{m+1}{2},a_n),v'=(\dfrac{m+1}{2},\dfrac{m+1}{2},\cdots,\dfrac{m+1}{2},b_n)$, 路径长度 $l\le D(u,v)\le D(u,u')+D(u',v')+D(v',v)\le(n-1)\dfrac{m-1}{2}+(m-1)+(n-1)\dfrac{m-1}{2}=n(m-1)$.
若 , 设 $f(x)=\begin{cases}x+\frac{m}{2}&,x\le\frac{m}{2}\\x-\frac{m}{2}&,x>\frac{m}{2}\end{cases}$, $f(a_1,a_2,\cdots,a_n)=(f(a_1),f(a_2),\cdots,f(a_n))$.
考虑两个点 , 它们在 中的路径 的长度 . 设 , 则 是一个从 的点集合到 的边集合的映射.
因为 是树, 所以 . 由抽屉原理, 存在 使得 . 设 为 之间的路径, 为 之间的路径, 则 $u_l=f(u),u_{l-1},\cdots,u_1=v_0=v,u_0=v_1=u,\cdots,v_{l'}=f(v)$ 为 之间的路径, 它的长度为 .
可构造 ,其中 连边当且仅当存在 使得 (我们认为 恒成立), , 且 . 对 归纳证明, 中的路径长度不会超过 , 从而 .
时平凡. 下设 , 时的情况成立. 对于两个点 , 若 , 由归纳假设知它们之间的路径长度 ; 若 , 则它们的路径必然经过 $u'=(\dfrac{m}{2},\dfrac{m}{2},\cdots,\dfrac{m}{2},a_n),v'=(\dfrac{m}{2},\dfrac{m}{2},\cdots,\dfrac{m}{2},b_n)$, 路径长度 $l\le D(u,v)\le D(u,u')+D(u',v')+D(v',v)\le(n-1)\dfrac{m}{2}+(m-1)+(n-1)\dfrac{m}{2}=nm-1$.
点评: 本题是极其困难的组合题.在场上初遇难以完整的做出来,入手点在于答案的猜测,在给出二维情形的构造后发现答案应按奇偶分类.奇数部分的证明是较为简单的,运用三角不等式即可放缩得到.偶数部分的证明是本题的精妙所在,完美利用了树的点数大于边数的性质,于是不存在从到的单射,从而找到两条较长的路拼接成了一条更长的路,非常巧妙的想法构造部分自然是对归纳,书写好严谨的过程也是本题的一大难点.
二试整体点评:这是一套困难的二试.5道题3h,与正常二试有差异,时间更为紧迫.较为简单, 过于困难,极易搞心态,这也让多数同学没有做出.技巧性高(或者说很需要"注意力"),初遇难以做出,也导致了本次考试二试分数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