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20250083's blog
散见游记
- 2024-10-7 23:09:59 @
散见游记
1
不知怎样的标题笼罩起鲜甜的回忆。并没有妙手偶得,有些时候,也要随性一点,不被格式的东西所束缚。
早晨的空气是甜丝丝的。准确地说是清晨,一个黎明未至的时刻。大概四五点钟吧,起了个绝早,顺便等待着天亮的晨光,等待着一个熟悉的人把我带去一个不远不近,却是陌生的地方。无奈又期待从黑色的墨水瓶一直等到了混进红色的染料。红日初升,朝霞成了嵌着金光的粉色。我知道,这是大自然对我起了个绝早的奖励。
起得这么早自然是有原因的。这是为了一次绝佳的龙眼之旅,虽然只有一天,也已经足以让我回味许久,然后慢慢的沉淀成一段难忘的回忆,刻在我的心厝里。
路程不算近,也不算远。一个近郊的农村,公交一两小时,也到了。坐小汽车则会快一些。这是一条半熟的路,说来也巧,是曾经春游的时候大体走过的路。是一次旧路新走。然而我并没有什么感受,也许是因为并不太关注吧。
简单的吃过午饭。我表妹的爷爷(不知应该如何称呼)对我这个突然闯入的亲人很热情。虽是亲人,但我们其实很陌生。为了龙眼而来的人啊,终于是在几个小时的铺垫之后,找到了此行的意义。
去龙眼园的路上,满条巷子都是龙眼树。好像这里只能种龙眼树一样,在所有的院子,龙眼都已经挂满了枝头。本来想问一下这是为什么,可是没有问出口——下次再问吧,可是大概是已没有了下次。所有的树枝都沉甸甸的,枝梢上的龙眼都在抱团取暖,无数的树枝纠缠在了一块,共同托起了那满载着大丰收的,圆润而饱满的龙眼。随手折下一树枝,抖一抖,让混乱的树枝重新恢复秩序。龙眼团簇在一起,也一晃一晃的。外皮虽是土黄色,一种极不起眼的颜色,但是在绿叶的相衬,和阳光的映照下,一颗颗小球好像也在迸发着光芒。不好看的颜色,却让人觉得,好生耀眼。
最终的目的是摘龙眼。话虽是如此说,但龙眼的采摘却是十分累人的。而从树上摘下龙眼,直接放入口中,去享受龙眼树浓缩的精华才是大好所在。龙眼本身就是极甜的,而体验刚刚失去养分的龙眼,鲜甜就再加一等了。如果龙眼也是有生命的话,也许是我在品尝它的绝望,才会有呛人的甜吧。龙眼清脆爽口,汁水饱满,实在是精品。
担着一手推车分量的龙眼踏上回家的路。路上,我准备着下一次的说走就走的出逃,在忙碌的生活中挤出空闲的一两天,从城里赶到乡下,去体验那淳朴的,慢节奏的生活趣味,也挺好!就这样毫无防备的抛开一切的出逃,这才叫出逃吗!说走就走,说回就回,谁也不知道!生活如果欺骗了你,那你就转过身,去欺骗生活吗!
到了想在我还把那时的情味记得一清二楚,作一诗: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 还有鸟儿在天空翱翔 再无边的田野上歌唱 就让自己像风一样流浪!
就此搁笔。
2023.8.31 记
2023.12.16改动
2 偶然的,踏着晨曦,走入这座公园。刚入清晨,人不是很多,就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大自然的情趣了。清晨的薄雾仍笼罩着山色,久久不散去。空气却很清爽,甜丝丝的,和着草木花朵的清香,真是好闻极了。
上山,空气湿润起来了,仿佛预示着一场秋雨将会悄然而至,让着山中的湿气再加一等,让我的灵魂洗涤透彻。也许是蜗牛也觉察到了微小的变化,好像,霎时间都爬出来了,青苔边,树干上,草地里,到处都是的。植物的清香愈加浓郁了。
无奈地捎上我的弟弟,他岁数不大,好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他能永远有——也许只是一种最原始的期盼,我只是想让他活成我的样子而已。尽管这是不可能而又荒谬的。他从不能好好的走在大路上,他总是东摸摸,西搞搞,偶尔翻出一两只蜗牛,触角长长的,眼睛好象天上的星星一样,一眨一眨的。能翻出的动物当然不止蜗牛,也有青蛙(也许是蛤蟆)在路上一蹦一跳的,身上滑溜溜的,我的弟弟都不愿去摸。
并没有做好登上越秀山山顶的准备,去一览五羊石雕的风貌。一是因为天空的颜色已经从透亮的蓝变作一点乌黑的灰了,一场雨应该不久后就会来临;其次是登山的路途让人难以抉择,小路是快,却是楼梯,太陡,我的弟弟不愿走;而大路又会绕太远,让本就因为天气而窘迫的游玩时间越来越短。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正因如此,才有时不时的蜗牛映入眼帘,增添几分我上山的情趣。这平凡的一件事却让那微微的情愫暗暗滋长,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太阳的孩子脸又变了,天空上的乌云慢慢变多了。我们从另一个出口离开,经过一个池塘。鸭子在水中嬉戏,鸟儿如蜻蜓点水一般,用灵巧的双爪牢上一条鱼,悠哉游哉地飞到湖中的一个小岛去大快朵颐。悠然自得的神情,仿佛在向其他鸟儿炫耀一般呢!而池塘里,还卧着一棵睡莲,好像被嵌在了湖里,正闭目养神着,要准备和荷花争夏呢!
徐徐地走到出口处,望着那独属于历史的沉重木门,仿佛如同一位超然的老人,从不言语,却静静的默默地欣赏着人间烟火气……
2022.9.10 记
2023.12.18改动
3 是个适宜出游的好天气,至少现在还是天晴的。不愧是广州之秋,十一月底,还能让人快乐地穿着短袖。喜欢穿短袖的感觉,就像人生,不用背负太多枷锁。
慢慢的,走走又停停。越走越悠闲了。不必沉浸于城市的喧嚣,更不必在喧嚣中沉淀自己,这是骗人的。有时候,跳出喧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让自己如风一般,刮进这公园。不必愧心于将自己的时间挥霍在“闲事”上,只要这对自己有意义,便不是在浪费时间。哪怕只有一丝丝般的些许意义,也是一样的。
微雨突然毫无征兆地从天空中落下来了,润湿了空气,润湿了泥土,更无声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发出了圆润又极其饱满的天籁之音,若真有一琴在身有多好,我会把它毫不犹豫地暴露在空气中,无论雨的冲刷和洗涤。我知道这样琴弦会生锈再也发不出圆润的声调——但为了一瞬的辉煌,我相信,它愿意搭上它的生命。也许尘世亦是如此。我作为尘世中的一人,也应这样想,尽管已有了些许怀疑和动摇。
雨是冷漠的交响曲。它从不在意它重重敲击过的树叶或是花朵,如风一般,将一切的身前生后名留给后人批判,然后静静地凋零在尘世里,坠落在大地上,让泥土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终结。它交代了滋润世间万物的遗嘱,确实让自己冷漠相待的空气和泥土做到,这也确是一件极怪的事。
雨的精魂千载了每一寸空气里,他的后继子孙会把雨势压得越来越大,而它们已经做到了。雨势正暗暗滋长着。
有一种冲动,闯入雨里,让冷雨无情的袭入我的外表,雕刻我的灵魂。不怕,没什么好怕的,雨已浸润了许许多多的生灵,再多一个也没什么关系。但,理性还是限制住了感性,把走到雨帘旁的脚赶了回来。走不了,就等到了午后。
阳光重新普照大地之时,雨的踪迹已无影无踪,和人世间作完了告别。痕迹仍在,却不是永垂不朽的。那会一点一点地被抹去,遗失在漫漫长河里。而明天,又会有新的雨悄然来临。
2023.12.18 记
4 也有考场上的一游。游玩是不限是什么的。语文考场上的一游,抉择的还是作文。
考场作文到底应该如何抉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写下诗意,在一张铺满了方格的作文纸上,获得的只有那不堪入目的得分,每次都是扣十分上下,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写错在了那里;而写下考场上虚伪的庸俗,换得的竟是极为理想的分数……
舍弃那考场上的平庸啊,分数总是给了我当头棒喝,一次次的失利也一直在提醒着我,这个撞了好多次南墙的人,是该放下自己的倔强,向现实低下头;而舍弃文学的诗意,又总是在读到自己的这篇作文的时候,频频想将其化作漫天飞舞的小碎片……
我却两者都不可丢弃其一——文学是为了人生的厚度,分数又是为了人生的前途。所以常常思考,也曾彻夜坠入两种文章互相辩驳的梦里,反反复复。
也感谢阅卷老师在作文上的次次批判,我终于理解了何为“不合时宜”。
闲适之时,相约三五好友,共同去自然的山野里撒野奔跑,积累文学素养,也收获诸多感悟。若约不到,就自己在家啃啃好文章,一点一点的嚼碎,提出美妙的文学手法,就这样,不服一天的闲适与空闲。
而观摩考场作文的时候,绝不会占用一丝属于文学的时间。只会抓住短暂的碎片时间,也有可能连碎片时间都不给,一点一点的锱铢积累阅卷老师喜欢的手法。文学的高分作文甚少出现——我相信我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让伯乐见到文章中真正的千里马。
思来想去,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学。我慢慢让真相浮出水面了——文学的厚度是永恒的,平庸的轻薄是转瞬即逝的。没有人能写出庸俗之文而流芳百世,只有人写出了雄壮之文而永垂不朽。
我想呀想呀想……就这样思绪万千……
无论如何,文学才是我最终的选择!
凛冬之下,三角梅已经凋谢,而真正的梅花却在大雪之下,开得烂漫。
微小的差别,又决定了最终的结局。
——尾记
2023.12.12记
2024.1.14改动
5 没有云,没有月,几颗孤星灿烂地亮着,使夜显得更苍茫、悠远和深邃。坐在年久的竹椅上,听着日子吱吱嘎嘎的叹息,望着深沉沉的夜,面对老屋那旧有的遐想,我又充满了无限的思念。或也许是一种淡淡的愁。
老屋是全家的一个梦,是一条流淌的河总在我们心里川流不息。
梨在翻耕土地的那一瞬间,深埋了冬,播种了春。
夏风吹拂着青灰的胡同,一只只上窜下跳的鸟儿精神明亮,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和伙伴们吱吱喳喳地笑。
傍晚,总有萤火虫提着灯笼闯进老屋。蛙声恬静而凉爽,扛一把蒲扇轻摇,把甜丝丝的稻香扇进梦的门扉。
老屋的故事,萤火虫一定知道得比我多。老屋的歌谣,它一定比我熟悉。要不然为什么飞来告诉我,池塘里栽下的荷花,有着初绽的美丽。
鸟儿们在欢笑中飞走了,树叶也落了。总有人始终守候着老屋的寂寞,陪伴着老屋做过春秋万代。而如今却忍心抛下老屋,留下遍野苍凉,让繁荣黯然退席。
花儿开了又谢,候鸟去了又回。让它们带着我的永恒思念到另一个地方去吧!夜,仍旧平静;星汉,仍旧灿烂。窗外,一排站了多年的树,当我用看一个人的眼光看待你,我明白,对于老屋,倾诉就是倾听。
还有那亲切的故乡啊,一颗心洋溢着最深的挚爱,满腔热血因你而沸腾。
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染了故乡离别的哀曲,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于频频游子游离的神色。故乡的山是那么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总能使人有激情。
故乡的水是那么的清澈透底,源远流长,总能让人产生对远处的追求。
城市里没有真正的天黑,即使有,也是破碎的。乡村的黑夜有狗吠,也有灯光,那是真正的天黑,不透明,厚重柔软,有天鹅绒般的质地。
然而,曾经的曾经,我也曾仔细观察过天黑的过程。有时候,天黑的很慢,优雅闲静,层次分明。先披一件浅灰黑色的纱衣,然后是灰黑色,最后是深黑色,上面缀满闪烁的钻石。
有时候,天黑得生猛,像一个沉沉的黑色渔网,哐的一声铺天盖地地下来,天就黑了。有时候,天黑的那么温柔,就如小猫的脚步一般,一点一点地移到你的身边来了。
可如今身在城市的我有怎能领略到这一独特的风景呢,就这样,那乡愁就一点一点的氤氲起来……
故乡,您还是曾经不变的模样吗?
故乡那摇曳的花草,让我心境平和故乡那执拗的蝼蚁,让我懂得坚持与执着故乡那再生的蚯蚓,让我看到生命竟能如此顽强那起舞的蜂蝶,让我重拾自信搏击风雨。
岁月逶迤而来,蜿蜒远去,迷人的季节总是如期而至。我无法从故乡春天里采摘一朵鲜花,无法站在故乡的山坡上欣赏霞光。打开门向远处的故乡眺望,搜寻百年前鲜花的芬芳记忆,感受故乡带来的喜悦。
欣赏故乡那迷人的风景,没有人拒绝,没有人推让,因为我们在故乡的土地上曾拥有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
2024.1.14记
6 厚重的炊烟,吹起对自己根须的回忆…… ——题记
记得很清楚,以前一六年一七年的时候,那是一个去往故乡方向的动车还没开通的时候。每年年底,要乘慢慢吞吞的大巴车才能踏上归途。而归途上的508公里,在高速上堵着的十三个半小时,无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这确是那时候,归心似箭的时候,腊月廿七或腊月廿八坐在大巴车上,任由颠簸的真实写照了吧。
虽然归途辛苦而让人疲惫,但是对于我一年一次的下乡机会来说,还是要好好珍惜的。下田割菜、砍竹蔗、或去水里摸田螺、又或者是正月初一的早上,沿着乡道走到隔壁村子去看舞狮。反正不愿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然后努力地和时间赛跑,把每天的时间都花在我认为有意义的事上,从某种意义上,以一种压缩通勤和休息时间的方式,去变相地延长那七八天的时间。听着有些痴痴傻傻的感觉,但当时的我确实是这么去做了,现在的我也仍是这样去做的。也不知道是对不对,反正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做下来了。
在我那个小村子里,交通极其不便利,甚至,就连打印个东西,都要跑一个小时,赶到镇子里去打印。平常,我们没有回老家的时候,爷爷也要骑着他的自行车(现在好像换成电动车了),赶个市集(镇上的实际好像还挺大的),买点好吃的回来(尽管他总是不知道我们爱吃什么)——差不多每星期一次。又因为我奶奶腿脚不好,所以这事我爷爷就理所当然地承包了。买完东西回来给我奶奶做,我奶奶有着一手好厨艺,可有些让她难受的就是,家里的厨房就根本不够她在那里大显身手的。
就这样子,过了七八天后,再把故乡浓缩成为一次次千里外的回忆……
家乡的天好像黑的有点早,也许是每次回乡都是春节的缘故吧。
没有空气污染,家乡的天黑起来是很好看的。微雨后,挂在草尖的露珠是美丽的,但在浅紫深紫交错渐变的夜空里,更显晶莹剔透,绽放后就被太阳那残存的气息慢慢蒸发,等待着再次与大地相遇。酉时的黄昏已过,抬头看天,慢慢的,就黑下来了。在彻底坠陷入黑暗之前,那是天空的最后一舞——晚霞。晚霞的火烧云真美,色彩如调色盘一样,换一个角度,就有更多的颜色,无穷的风景。形状自然也千奇百怪,它就是想象力的源泉,成猴,成马,成鸡,都可以。
慢慢的,一个美好但有些许落寞的黄昏结束,取而代之的便是无穷的延伸着的黑暗了。若天慢慢黑的时候,有农家烧饭的烟火相称,就能让这晚霞平添一丝人间烟火气了。 我不住的遐想着……
2024.1.14记
7 少年自有少年狂,渺昆仑,笑吕梁。 ——题记
云舒云卷,悲千古一帝——七庙隳。
“六王毕,四海一”的丰功伟绩,无不让人为之称颂。翻阅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画卷,唯有他——堪称“千古一帝”。因为帝王自他而始,因他而创,中国的战乱局面由他而结束,中国的大一统由他开始。他就是秦始皇。
“始皇奋六世之余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自尊而制六合”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但正是由于现状的可观与和平局面,使其变得麻木,贪图于享乐。奴役天下百姓,穷兵黩武,荒废六世之基业。可悲﹗可叹﹗
视诸侯为无物,傲视苍穹,终于,帝位传于二世之后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谁能不为之悲叹?
花开花落,惜西楚霸王——乌江自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简明的两句诗写出了他的固执与轻狂,他力挫群雄,百战百胜,勇冠三军,顺应历史潮流,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成就了他的一生,也断送了他的一生。他就是项羽。
功成名就,傲视三军,嫉贤妒能,刚愎自用。在楚汉之争中,使其由优势转变为劣势,最终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可惜﹗可叹﹗
年少的轻狂断送了他的前程,也成就了他的霸王之业,谁能不为之感到叹息?
潮起潮落,叹关云长——大意失荆州。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手提一把大刀,胡须飘于胸前,天然而独特的高原红,使之更具英雄气概,他的双眸令人生畏。他就是关云长。
在三国之乱的战争中,他傲视群雄,面对东吴的提亲与联姻,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随口说了一句:虎女岂能嫁犬子。这句话却成为了他失败的根源。
由于他的轻狂,导致了重要城镇——荆州被东吴窃取,最后落得一个身首异处,死于自己大刀之下的下场。可悲﹗可叹﹗可惜﹗
轻狂的性格,埋葬了一代英雄,谁能不为之伤叹?
缘起缘灭,还看今朝。
纵观古今,多少英雄豪杰,帝王将相,葬送于年少之轻狂。历史的见证,事迹的流传,无不警示着今日之中华儿女,要以此为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
戒骄戒躁,收敛轻狂之性格,方能成就大业。
就此,时间成为了一把刀,莫名地将那轻狂刃平。所有的情感都无能表达,无数的怀想都化作了缄默。
2024.1.14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