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

重读《伤逝》是因为偶然和郑老师聊起鲁迅的小说,想到的第一篇就是涓生的手记,是我印象非常深的一篇小说。

当时读的时候最大的感触是他们终究挣脱不了这个社会给他们的枷锁,最后“一伤一逝”,感慨的是小人物逃脱不了时代的洪流。

但郑老师说其实不止如此,这是一篇很有趣的小说。

涓生给子君讲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可以这么说,他是子君思想的启蒙者。他们爱的热烈,是彼此思想的倾听者和理解者,也可以称得上灵魂伴侣了吧。

涓生大胆向子君求爱,他们在那个时代同居,是非常勇敢的。

涓生认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他爱的是风花雪月的她,但是如果大家都去风花雪月,那谁来管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呢?

他忘了,他能够风花雪月是因为有人替他负重前行。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对爱人说出“你不进步了”这句话,埋怨爱人变了,不能再畅谈诗词歌赋,不愿意陪自己聊文学、聊理想、聊人生,但是却没有看到爱人在操劳了一天生活琐事之后的疲惫。这就是涓生和子君爱情破裂的原因。

虽然说书中子君的思想因为那个时代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局限性,但我认为比起涓生,她是更加勇敢的,涓生是自私的、虚伪的,他认为子君阻碍了他寻找新的生路,于是决然地抛弃子君,却在失去子君之后因一时找不到“新的生路”而写下这篇手记,记录自己的悔恨和悲哀。

郑老师说,就连鲁迅先生本人也不能免俗,在许广平提出要出去工作的时候,鲁迅先生却是急需一个贤内助帮助他料理事务,最终也是没有去成。

其实我觉得这篇小说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鲁迅先生在100年前就已经预见了这样的爱情的结局啊。一开始我觉得连这样的爱情都不能支持幸福的婚姻,那我们又该该何去何从?但其实后来想想,婚姻比起精神上的共鸣,更多是关于理解、支持以及互相帮助的命题啊,但现实中有多少夫妻能做到这样子呢?我持悲观态度。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2025.4.11


《小王子》

重读《小王子》的契机是因为偶然听到邓紫棋的一首歌《寂寞星球的玫瑰》,很喜欢里面的“不要再后退,用心去体会。”

记得初二的时候特别喜欢玫瑰,为她写了一篇很长的读书笔记。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也希望能像她一样独一无二,能被所爱的人坚定地选择。

她虽然任性,但是她永远是被偏爱、被呵护的那一方,这就是她任性的资本啊,就凭这一点,狐狸就已经输的彻彻底底了。

而现在来看,她虚张声势的任性其实都是害怕受伤的伪装啊,她对小王子说"那些老虎,让她们张着爪子来好了",后来想想,只有四根刺的玫瑰,却要独自对抗整个世界的风沙啊...

当时总忍不住担心,当小王子回到他的星球的时候,会不会发现猴面包树已经长满整个星球了呢,而他的爱人也早已不在...

她给他带来了芬芳,可是他们都太年轻啊,不懂怎么去爱,最后让大家都遍体鳞伤,从此便是永别啊...

“如果有个人爱上一朵花儿,好几百万好几百万颗星星中间,只有一颗上面长着这朵花儿,那他只要望着许许多多星星,就会感到幸福。他对自己说:‘我的花儿就在其中一颗星星上...’”

的确像歌词里说的那样啊:“最无限的宇宙,从此她变成独有。”

可是当时只觉得狐狸好傻,她教会小王子如何去爱,但是小王子最后还是要回到B612星球去照顾他的玫瑰,我佩服她的勇敢,但是我觉得她一腔孤勇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啊...最后只剩她孤独地留在原地啊。

我当时说,我永远喜欢热烈盛放的玫瑰。

但是现在,我却更加喜欢狐狸,可能是因为心态的不同吧,我觉得她是真正的智者啊。

“但是,你要是驯养了我,我们俩就彼此都需要对方了。你对我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她很清楚注定要失去,却仍然选择开始,她努力过,挽留过,但小王子仍旧要回到他的星球去拥抱他那带刺的玫瑰。

“哎!”,狐狸说,“...我要哭了。” “这可是你的不是哟,”小王子说,“我本来没想让你受任何伤害,可你却要我驯养你...”

“结果你什么好处也没得到!” “我得到了,”狐狸说,“是麦田的颜色给我的。”

以前其实不大明白“麦田的颜色”的意义的,但是后面想了想,是他们共度的时光啊。

她比谁都清醒,她知道"驯养就是要冒着掉眼泪的风险",但是“驯养”的本质却并非占有,那金黄的麦浪以及那些共同看过的日落却让小王子离开后那些平凡的日子变得不再平凡啊。

我想,其实很多事情,曾经拥有过,便已经弥足珍贵了啊,就像是“我经过了你盛放的春天,却不去过问花儿到底为谁而开。”

“对你驯养过的东西,你永远负有责任。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负责。”

P.S.:其实更喜欢“驯养”的英文翻译"tame","Please...tame me."

——20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