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C20270050's blog
论杨靖宇是怎样炼成的
- 2025-6-6 13:32:08 @
享乐与利己的迷雾:论青年应有的精神追求
亲爱的同学们:
最近,我注意到班级里逐渐蔓延开来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风气,这让我深感忧虑。逃值日、躲避眼保健操、规避跑操,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实则折射出一种令人担忧的生活态度;而调换座位时的种种利己考量,更是暴露了部分同学狭隘的自我中心思维。作为班级中的一员,我不得不提醒大家:青春不应在享乐的温床中消磨,人生更不能被利己的牢笼所禁锢。青年时期形成的精神品格,将决定你们未来能走多远,能攀多高。
享乐主义看似无害,实则是对生命价值的严重贬损。古罗马帝国末期,贵族们沉溺于"面包与马戏"的享乐文化,最终导致一个伟大文明的衰败;法国大革命前的凡尔赛宫,权贵们在奢靡中醉生梦死,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无情吞噬。这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享乐主义从来都是一个群体精神涣散的开始。我们班有同学为了多睡几分钟而逃避跑操,为了一时轻松而推卸值日责任,这种选择短期内或许获得了些许舒适,但长期而言,失去的是自律能力和责任意识这些宝贵品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言:"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当逃避成为习惯,你们失去的将是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利己主义则更为危险,它像一堵无形的墙,将人与人隔绝开来。我们班在调换座位时出现的种种现象——有人只为接近玩伴,有人只为靠近心仪对象,这些行为表面上满足了个人需求,实际上破坏了班级的公平与和谐。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警告:"个人主义最初只是损害公共生活的美德,但长此以往,将攻击和摧毁所有其他美德,最终沦为利己主义。"当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班级将不再是共同成长的家园,而变成冷漠的孤岛集合。我注意到,有的同学为了个人目的不惜破坏既定的座位规则,这种行为若不及时纠正,终将侵蚀你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必须共同思考:什么样的精神追求才值得青年人拥有?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给出了答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应当有更广阔的格局。想想钱学森放弃美国优越条件回国效力的选择,想想林巧稚将一生奉献给中国妇产医学事业的情怀,他们的生命之所以光辉,正是因为超越了小我的局限。我们班的同学中,也有默默为班级服务的班干部,有主动帮助同学的学习委员,他们的价值正是在奉献中得以彰显。青年人应当培养的是"大我"情怀,而非"小我"算计。
同学们,中学时代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你们现在形成的每一个习惯,培养的每一种态度,都将深刻影响未来的人生轨迹。享乐主义会消磨你们的意志,利己主义会局限你们的视野。作为级长,我恳请大家反思:当你们逃避责任时,是否想过这会给他人带来负担?当你们追求个人便利时,是否考虑过这会破坏集体规则?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仅要有出色的个人能力,更要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和为社会奉献的担当。
让我们共同努力,驱散享乐与利己的迷雾,在青春的道路上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记住,你们今天的选择,正在塑造明天的自己;你们现在的精神高度,将决定未来的生命广度。愿我们班成为一个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集体,而非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群体。这既是我作为级长的期望,也应当是每一位同学自觉的追求。
让我们从明天开始,从认真值日、积极参与课间操做起,从遵守班级规则、尊重集体利益做起,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担当则民族有希望。愿你们都能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